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易学理论之我见---辛子 [打印本頁]

作者: 水风散人    時間: 2011-9-21 11:58     標題: 易学理论之我见---辛子

易学诚如孔子所言,确是广大悉备的。因此易学理论之浩如烟海,便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我们把易学作为占卜之学来看待,那么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八卦体系作为脉络发展出的一整套中国传统术数学理论,已堪称精密、完美,令人叹为观止了;而如果我们把易学作为一种理学、哲学或文化现象来看待,那么古往今来的圣人、易学家、易学者们早已以其汗牛充栋的著作和文化精神把它构筑得博大精深、令人叹服了。但我认为,完整的易学并不止于此,它应有其更为悠远、深刻与自在的理论内核棗
易学的时空数码与逻辑自在
当我们暂时抛开传统的易学意识,从远处平白、客观而科学地遥看易学时,我们一定在某一刻产生一种呼之欲出的感慨和叹悟棗易学其实直观着以逻辑构建的时空数码和以时空数码表述的逻辑自在!易学是容含天地、时空的超级数码体系,易学是精密、完美而庞大的逻辑关系体系。“易”的看不见的真正内核乃是时空数码与逻辑自在,它深藏于易的纷繁象数与本理中。轻松地构筑着宇宙的对立统一与全息规律,实现着对宇宙时空信息的自在而冷静的全息存放与认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绝不可把易学同符号逻辑学等同起来,甚至相提并论。盛行于世的符号逻辑的科学精神勿庸置疑。符号使繁杂的事物得以清晰、简洁,而逻辑使纷乱的世界变得严密、合理。但是即使如此,西方的符号逻辑仍是无法与易学同日而语的。因为易学的时空数码底蕴,可以从清晰中直示你存在与自在;而易学的逻辑自在内核,更可以从严密中直现出真实与真理。西方的逻辑符号是人为的、表层的无生命的;而易学却是自在与深层的对世界生生的的彻视。当然,易的逻辑自在也不仅仅是韩国崔英辰所提出的所谓“阴阳对待”的“第三个逻辑”,它恰恰是包含着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乃至对待关系等的逻辑全体。它包含着所有逻辑关系内核,具备了各种逻辑关系的逻辑基础和推演力,自在地构筑着普适而深彻的逻辑推演体系,却又不为任何逻辑“力”所规限。这种“自在”特性,似乎是由易的时空数码特征和“场结构”本质所赋予的。因此,我认为易学堪称科学中的科学,它甚至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名言棗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易学数码体系的精妙、完美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它只约略用了区区八个数码,就演变、造化出了含天地、时空,通透万事万物的这么一门庞大的宇宙学。在完造西方的科学与文明方面,严密的逻辑是居功至伟的;而支撑易学数码体系的,更是一套近乎完美、神化的逻辑自在内核棗它其实远远地高于正统的西方逻辑。比如黑格尔的三段论法,与易学六爻逻辑关系相比,就显得相当粗糙,因为易学讲究的是“六段八方”论,六段之中又包含着互应的“双重三段论”。当然,易学逻辑关系的精神并不在于它是几段几方,而在于它是时空化、数码化了的深层逻辑自在,这一点《太极太玄体系》一书有着深刻的论述。易学数码体系所蕴含的逻辑自在至精至简,现代逻辑学中的所有精华和种种玄奥无不包含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易学逻辑内核中。易学数码的逻辑自在内核古人是发现了的,老子的一句“反者,道之动”已然带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全部内涵。但是先贤们太富于感通天地之情了,于是乎逻辑加上感情,前人们便创造了“理”与“道”,发端了洋洋洒洒的几千年中国文化。对此,我们可以心存遗憾,但绝不可指责古人未能早早地把易学推向科学的最辉煌。因为如果确是圣人造易,那么能造就今时今日的易学存在和境界已属神迹。甚至圣人们似乎是有意将易学的许多谜留给了我们后人,让我们必须在付出足够的努力、艰辛和热忱后,才可继承、享有至圣的易学真实和真理。而如果易学得之于“智慧遗留”的话,那么我们的先辈们能够得到它神一般的启示,能够粗浅地将之继承下来,这已属我们民族的大幸了。而我们只应诚惶诚恐地去膜拜去彻悟、去继承和破译它。要知道,没有古人为我们疏浚的文化长河,我们的民族即使登上了科学的巅峰,它的灵魂与生命也是不会安妥的。
易学的现象本质与基本原理
充满神迹的谜一般的易学,它的现象本质却是至为精简的,它的基本原理更是平白而普适的,因为不管是圣人还是所谓的外星人,他们是不会用一套繁杂而晦涩的东西来碍手碍脚地束缚自己的。当他们的文化和生活至为通达和精彩时,他们的科学理应是平凡而精简的。
易学的内核是数码和逻辑,而易学现象本质则是超越时空的象与数。以易的眼光看世界,宇宙之内其实除了万物类类的“象”和万类之定规的“数”外,再没有其他什么了。“远取诸数、近取诸象”地全息,于是乎,超越时空才成为可能,万事本理的内核才能直现。我们这个世界,人事也好,学问也好,生死也好等等等等,都具有外在的象和内在的数。它其实至为精简,而复杂的中介我们固执的眼睛和偏见的大脑。这正是易学现象本质所揭示的道理。
以易学现象本质为基础,我们可以把构成易学理论的核心要素总括为四大类棗阴阳(易之血脉、精髓)、象数(易之肌筋、骨架)、时空(易之神与脑)、天人(易之情与魂)。这种分类方式是为了适应我们一惯的思维定式。以这四大类要素为基础,便产生了易学的四个基本原理:
第一,阴阳调衡原理棗人与万物都循阴阳之气而动变,并不断地由一种不平衡态变为平衡态,复又变为另一种不平衡态、平衡态,周而复始、不断变幻、调衡。
古来虽没有阴阳调衡这种具体叫法,但阴阳调衡原理却一直实实在在地自在存在着,它支撑着国人的思维倾向与心灵结构,堪称古今数术学、中医、理学和华夏一切大宗文化、科学的灵魂依据。试想,号称庞大的中国术数体系和五行之学,如果失去了阴阳调衡这一内在本质,不是将毫无疑问地坍塌、解体吗?再试问,向以博大精深、吞吐天地著称的中国文化如果没有阴阳调衡这一心灵内质,将是怎样的苍白和无味啊。
第二,象数互根原理棗人与万物之“象”虽然纷繁复杂,却无不有其一定之数(规律),每一种象都体现出一种数,而每一种数都呈现出一种象,两者互为表里,互为根据。
易之为用,简单说来其实也就是从象到数,和由数及象,而它们的依据就是象数互根原理。有个易学故事,讲一代易学宗师邵康节曾预言其舍下某椅某日当为仙客坐破,到时果有仙客坐破其椅。此故事虽属传说,但却形象而夸张地说明世间万事万物(甚至神仙)也是无法超乎《易》之象与数之外的棗象数互根,因此康节先生才可以将椅象推变为易数,从易数推衍出易象,以至从易象预言了“仙人坐破”的定数与真象。
第三,时空相容原理棗时间是空间的起点,空间是时间的归宿,反之亦然,两者相容,构成了宇宙的永恒与瞬间。时空相容,使得时间空间可彼此超越,复现过去,预见未来。
易学是我们地球自有人类以来,驾驭时空能力最强的一门科学。它把时空标志完美地融于一体,在一点上把握时空,却不因时空的分离与深广而耗散智慧和精神。我们知道,人类在科学和整个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是以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为标志的,而时空相容原理使得易学具备了含容宇宙、超越时空的最完美能力。所以有人说,中国文明昌盛的下一次振兴将以易学的振兴为主要标志,于此理应为人们所理解。
第四,天人交感原理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人是合一的,人体与天体,人气与天地之气互为交感、互为相通、互为作用与影响,演变着宇宙的对立统一与全息规律。
究天人之际的易学,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过程中,竟那么随意地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棗天人之学。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一切传统学术思想的根源,天人交感原理从整体上赋予了易以真情和灵性,因此,《易》才能道尽“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同样,“不知易,不足以言中国文化”之论,由此看来亦极近理。




歡迎光臨 苕溪易学 (http://shuifsr.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