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谐”,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 
  四、师法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 
  道家“天人合一”哲学又强调师法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生而不有”是老子在大自然中发现的一种最崇高的德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法则,这一法则的根本要求是让万物按照它自己的本性生存和发展。在老子看来,“道”之所以崇高和尊贵,不是因为它至高无上主宰一切,而是因为它具有生长万物而又不居为己有的崇高德性。故其言:“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章)这是说,自然产生万物,却并不占有万物,更不因此而去做万物的主宰,这是“道”的崇高品格(玄德)。现代人由于习惯了“占有”,对“生而不有”之境已很陌生。对于任何一个东西,必欲“占有”,尤其是“独占”而后快。这是现代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狭隘性。针对现代人的“占有”欲,我们不能不仰止天道“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天地万物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实仰赖于自然天道此种“生而不有”的伟大德性。 
关于“生而不有”的态度,清人郑板桥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郑板桥平生最不喜欢笼中鸟。认为“我图娱悦,彼在囚牢”,屈物之性以适应吾性,这样做是不合情理的。在他看来,既然万物之中人为贵,人作为“灵长”而不能体天地之心为心,使万物各得其养,各得其长,那么人又“灵”在何处?郑板桥说:“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玄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洗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羽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忍何别也?”[7]何等高尚的情怀!也只有具有这种“生而不有”情怀的人,能够在与天地万物的交友游乐中真正领略“天人合一”的快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天人合一”哲学与近现代人的态度是根本不同的。在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背景下,人们常常以一种征服者、占有者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界成为一片毫无生趣任人宰割的死寂的天地。与近代工文明不同,深谙“天人合一”哲学的中国人,从来不是被动地遭遇自然,而是主动地追求自然,热烈地邀请自然。自然山水对于他们远远不是单纯的“外物”或客体,而是精神和生命中须臾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们栽花、累石、植松、贮水、筑台、种蕉、插柳、踏青、赏月、登山、观潮,都是为了邀请自然进入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中。李白的那首《月下独酌》诗生动倾诉了自然界中最美好的景色——月光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慰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花前月下独酌,本是极平静寂寞的境界,却被诗人烘托得十分热烈。作者本是孤独无依的,但他在醉中招呼明月和影子与自己作良宵酒友,一起畅饮,一起狂歌,一起舞蹈,行乐及春的浪漫与永结无情的淡泊交结在一起。“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8]这种似醉又醒,有我而又无我的生命体验,没有大自然给人的灵感是难以想象的。   五、结论:工具与目的合一 
  目前中国正在全方位、快节奏地朝着工业化的方向驰进。当代中国人既遭受着现代化尚未完成之苦(落后、贫穷),又遭受着现代化运动中大量暴露出来的弊端之苦。“天人合一”内在地蕴含了工具与目的的合一。对于中国人来说,工具理性的是必要的,否则便不能促进发展;价值理性的重建也同样是必要的,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否则我们便不能和谐发展。我们应以古代“天人合一”哲学传统作为价值理性的哲理基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谋求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沟通乃至“结盟”的问题,已成为21世纪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需要重新反思和继承古代“天人合一”哲学传统。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一方面需要认识、利用和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关爱和尊重大自然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二者之间是统一的。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驾驭工具理性,着眼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在21世纪共建“与天地共生”的和谐的生存世界,这是“天人合一”哲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也是这一古老哲学命题所蕴含的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点评一下:

说实话,采集了这些又长又臭的文字只是作为反面材料来参考,另外,他们引用的典籍方便于吾查索。真正的天人合一观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种解释,它有更为深邃的内涵以待认识,它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苕溪易学】中,和三才之学一起,成其一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