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甲骨文的启发—五行里面融合的各种观念的数学表达原创 霹雳火76228767 2018-08-04 10:19:44
五行的总体简述由于今天有涉及古代中医数理文化的内容,先声明,我非中医,在研究古代的数理文化。
古人选择五行这个图符式样的表达,这是一种兼容性的考虑,它不仅仅表达了五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产生的影响结果,同时,还表达了动态的阴阳的相生相克(太极),那么,五行还表达了什么呢?
前几天的连载,用五行的每个要素吃了几个馒头的比喻说了说五行的有限衰竭波特征,实际上,这个衰竭波还可以用分形来表达,我在解释伏羲的阴爻的时候,说明了这个情况。也就是五行兼容伏羲这种阴爻表达的方式。
这个衰竭波可以从另外一个力学角度分析,来解说。
五行的五边形,每个角是108度,很奇妙的数字。道家的天文学天罡、梁山好汉都用的这数字,一就是一个力,转交108度,那么通过力的分解,在108度这个方向,力肯定减小了。这是五行对固态性质的描述。
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比圆的360度多了180度,也就是多了半个波或圆,走了一个半的太极。
不清楚董仲舒是否写过数学的内容,这几何水平,都用在数理兼容上了。


向下分形多少次合理呢?这个问题还可以转化为一个规律分形几次会出现改变呢?这是对衰竭波的另外一种表达。
也就是一块豆腐,每次从中间切一刀,切下来的小块越来越小的意思。现代这种性质用西方的方式表达可以叫做基于1/2的无限分形。当然,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切到豆腐比菜刀的刃还小的时候,没法切了。这1/2也可以改成1/1000或其他数,数理说的是一个道理。
当然,五行兼容了这种1/2的分形同时,还兼容了递减式样的衰竭波表达。
现代的大型对撞机就遇到了这个不断分形下去会怎么样的问题,对撞机这把快刀,切到夸克的时候,实在没法再切下去了。物理学家很头疼,于是有脑袋活发一点的,就想起古代数理文化的方法。西方人利用数学方法,冥想出来一套理论,再切下去那就是五种模样的能量圈(数学拓扑意义的圈),叫弦。这五个弦组成62个基本粒子,我们生活在膜的世界上。这现在在西方叫弦理论、膜理论。
当然,大型对撞机表示,这事我验证不了,你们玩吧。
这种想法如果翻译成古代的中文,就是“气聚则成形,散则成风。”这来自《黄帝内经》对气的描述。当然这说的就是能量组成的弦了。古代的气和西方现代的弦,这两种描述简直是同出一辙。如果你看过《黄帝内经》,没事再看看西方的弦理论,你会发现,《黄帝内经》简直太有前瞻性了,利用气把弦描述的惟妙惟肖。
我这连载的名字叫《甲骨文的启发》,重点不在甲骨文上,重点在启发上。好好学学先秦古人的发散性思维和对事物的普遍联系性的解读,思想别被后来的儒教给禁锢了。
这事很重要,五行描述了三态的影响。气如果数学化,当然要借用弦理论了。学以致用嘛。未来的连载会用弦这种带有能量的气来解决气、穴、经络的数学拟合问题,这事重要,这里先放一下。后续连载专门说说。这样,崇洋媚外的一些家伙也就不好批《黄帝内经》了。弦他也不懂,也就不知道说啥了。
弦,这东西大型对撞机现在也验证不了,当然也就别难为中医了。
一些人指责中医的气无法验证,你为何不指责西方现代的弦无法验证呢?说的是一回事啊!都叫理论嘛!这态度明显是带着有色眼镜,用着不同标准审视东方和西方的理论,这崇洋媚外有点太明显了。
五行兼容64卦,而乾、坤不在数。这说的是五种弦组成的基本粒子。同时,第63个基本粒子,西方称为上帝粒子,也不知道发现没有,今天说发现了,明天说可能错了,玩的很开心。这在周易而言,是古代意义虚数,可能有,可能没有的一个不准确的数。
造个对撞机,是需要花钱的,西方人弄个几公里半径的对撞机,终于验证周易的数差不多对了,同时,开始考虑五行如何兼容周易呢?西方这弦理论至今的表达结果总是不圆满,吵的不亦乐乎,这和中国古人遇到的五行兼容周易的时候一样的解读问题。这五个弦总是还觉得差点什么?
周易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周易本身就是四维数组的表达,排列组合嘛!当四个关联的因素组成一系列的形态,最终可不就是64个。古人发现64个有点多的问题,把乾坤不作数,就解决问题了。
喜欢西方现代玩法的人,又可以说周易是上古外星人或者说前几次文明给中国人留下的了。这也算证据了。当然这就是玩了,别当正事。


五行的层次与分类方式看看五行对应的人体器官、组织的图。


这是网上引用的图。其他方面不看,只看与人有关的。免得又被五禁锢,不能觉得五挺好,就什么东西都按五分类吧。
这个图说明两个问题:
一、五分法
也就是一个体系被分成五大类的意思。五只要不是禁锢,分几类这还是根据现实情况。
二、不同层级
这图用的五腑,后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为六腑。
五脏明显处于主要关联影响地位,六腑次之,五体再次之,其他的不看了。也就是分了三个层次。当然,依照现代的医学,还有第四个层次,也就是细胞层次了,这古人当时实在是没看到,虎克发明显微镜以后才有这事。至于DNA这个层面,也就是近几十年才发现。
古人的进步在于,将影响因素分了层次。而且找个每个层次的五个主要因素来研究。不能掉两根头发就说这人有病了吧,这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也就是五是古人认为的同级的五个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被忽略了。并不是不存在。抓大放小的意思。
这种层次的划分,针对于这个五行模型的意义在于,对于整体的影响也是需要分层次的表达。
如果数量化表达,例如肝属木,这个木前文是用15来量化表达的。那么同样属木的胆,就要用15*0.1示意表达,这里是按1/10递减影响描述的,这个比例是否正确,是医生的事情,我这是示意表达。那么同样属木的下一级筋的影响就是15*0.01了。
现在想想,伤筋动骨100天,胆要出毛病,一般得调养半年,而肝有毛病,这事就更大一些了。这是非医生的直观看法。
至于其他五行对应,本人不太懂,如果你拿出证据来,咱再聊。总之,不能什么都五分吧,那么巧,这事有说道,先提出质疑,当然置疑的原因是不懂造成的。我记得是喜怒哀乐忧思恐惊的,为什么变五个了呢?也别被八捆住,不哭不笑怎么算?
上述分级,这也同时代表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看你看多大的病,使用哪个层级的因素。这是古人认为的普遍意义的普遍联系性的描述。
当然,这里缺乏对特殊性的描述。例如白血病,这是血液的事情,但结果比五脏出事还要大。这种类似能级迁越的问题,古人缺乏认识和表达。层级成为了一种限制和禁锢。
我不解释这些东西的分类、分级是否有医学意义,这是医生干的事情。我在说古代的数理为什么这样分。
五行之外因素的考虑刚才这说的是一个整体内部的五行因素的分层次,五行之外的因素古人如何表达?
古人的态度是基于数理大一统的,五行之外的因素依然按五行套路。
这里重点关联几个因素:
例如时辰、季节、气候状态等等。因为这与古代中医数理文化有关,其他与人文有关的五行分类本人不看。后面会说原因。


这也是网上的图。我只看需要看的内容。
图中,出现五季。这明显存在凑数问题。按四季理解就可以了。当然,你在赤道附近,也就三季了,没有冬天。在南北极就更特殊了。中国古代文化,以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北为主要的发源地,准确点说是后来形成的文化主流的主要的发源地,因此按这个地域考虑。
治疗风湿,赶上冬天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季节的影响还是要考虑的。五气的描述实际也是季节特征的描述。这是一个总体的气候环境的描述。
最有争议的是对十二个时辰的兼容。这把数学难住了。还不让用小数点。
如果时辰对用药、治疗真有联系,在数学化表达过程中,建议还是按五分12,允许带小数点的表达更好一些,否则数学总觉得这事别扭,我们要考虑外国友人在看五行的时候,这个时间不易被接受的问题。因为外国人可没五行、八卦的禁锢,与世界文化接轨,这事需要考虑。
吃药差一个小时到底影响有多大?例如感冒了,我经常吃药不按时间,错过一两个小时是常事,但感冒也好了。
至于类似曹雪芹这种文人说的中医文化,我是当文学看的,要取什么节气的哪一天的哪个时辰的露水当药引子,改矿泉水可否呢?这对医学的影响因素也有一个,就是病人主动积极治疗的意志问题,这有利于治疗。但是这种作用到底有多大,不好说。西方的精神分析学重点研究类似这类的精神作用的影响问题,但是这和古代对气的描述一样,对有限的影响进行了无限的夸大。这个有限与无限的幅度,针对于每个个体的影响并不同,而且是有限的。这是医学的事情,数学解决不了。
五味这根中药有关,这个也保留了。至于其他的,我又不学中医,只看看了。
古代五行失败的跨科实践在古代,五行好好当医术的一个基础模型,这比较简便,能说明一些主要因素或者问题的联系和影响。
可是,古人受儒教影响,各学说都想搞点政治。古代的医生也想往官场混,要搞点政治、人文之类的,那就好好学学儒学呗。结果古人偏不,认为五行这东西在医术方面好使,就想把五行送上天,用五行开始解释人文,解读政治了。结果,可想而知了,被儒教打得落花流水。总体来说,五行这方面的探索是失败的人文探索。
而五行在古代还跟宗教抬杠,也掺和了一点玄学,也没斗过宗教。因为五行从医是需要务实的,得看疗效;而宗教是务虚的。务虚,五行并不在行。
有些现代人依然引用孙思邈等古代医学大师的政治言论,作为一种思考依据,这就值得商榷了。位卑不敢忘忧国,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跨科需要对跨的专业有相当的了解,仅仅建议了。
曾国藩看论语,有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被儒教流毒利用,认为曾国藩这是表扬孔子厉害的意思。实际曾国藩干了什么?把没用的,落后的,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扔了,也就剩半本了。
看古代的东西,曾国藩这种看懂了之后就剩半本的态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五行中的一个小含糊心是心脏还是大脑?
这在古人表达中,是兼容性的。说内脏的时候,说的是心脏;但是说意识层面的东西的时候,需要按大脑、神经、意识这方面考虑。
也就是古人是用心想,这个系统包含了两个内容:现在的神经学、意识层面;而现代人是用大脑想。
古人这种表达,也许与古人的这套气的系统理论有关。这套独立于人体可见体系的系统之外的一套意识可控制的能量系统,用弦解读,就是一种间接数学拟合方法的一种比喻性的描述。就像弯曲的时空这种间接拟合数学方法的描述,你看见哪个地方弯曲了?这是一种数学模型意义的描述。它表达的计算结果是有意义的,但是,你并看不见,就像数学的几何辅助线。它重点表达的是某种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而非这个辅助线的过程描述。
解读气的数学拟合描述需慎重,这种意识作用到底有多大?从弦这个数量级来看,这个能量是微乎其微的有限,所以不要象柯云路的《大气功师》犯的错误一样,这里只谈在医学意义的气的数学拟合解读问题。这种意识能量的能级层次的迁越能力,要严格限制。超越人体现实证据,就成玄学了。这一点,无论从数学角度和医学角度,都需有证据的严格验证。
西方医学的精神分析学、催眠术、心理暗示等,都是人体意识造成人体影响的这方面的研究,西方这叫医学,来自西方古代的巫术。这部分实际说的就是中国古代的气去掉玄学的那个部分。而笔者说的是,这种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意识能量的数学拟合问题,谈的是数学。
去掉玄学的影响,这并不容易,所有结果必须拿医学证据说话!
这也是笔者试图用弦理论数学拟合人体的气、穴、经络的原因。
待续。。。。。。

甲骨文的启发—东方古代对四维的数学错误认识原创 霹雳火76228767 2018-07-14 09:47:05
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这种错误认识带来的现代的东西方的文化影响昨天的连载谈了西方古代对于四维的数学错误认识。西方古人基于这种错误,产生的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最明显错误特征就是对未来事件的唯一性的判断。
这种数理错误最后的西方名人坚持者就是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股神江恩。而他的影响随着中国股市的出现,也进了中国,也算害了无数股民吧。直到西方经济学的博弈论出现,并且在最近的十几年连续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依然还有人坚持这种古代数理文化方式的错误,这个代表人就是现代西方的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所用的方法并无人真正知晓,但是他的公开言论是藐视博弈论。在国外,藐视个什么奖或者哪个权威的言论,这很正常。当然,你也得有足够的资格,否则也没人听你废话。在中国人的头脑中,通常藐视理论权威、藐视名人、藐视个什么奖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了,舆论矛头会直接攻击这种言论者,轻则唾沫星子淹死你,重则给你扣个民科的帽子。


西方所说的马太效应,或者说是从众心理,在中国体现的更突出。现在的骨灰级粉丝追捧名人,那就是一种无脑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造神运动的结果,跟文化本身以及文化的公益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例如一个电影演员因一部片子火起来,就开始聊人生,聊哲学,聊家国了。实际上,在这些方面,个别这样的人的文化基础素质,由于自身的三观不正、三观不同的原因,还不如一般的普通人。结果说点似是而非的东西,骨灰粉们也就跟着疯了。
这与文化底蕴还是有关系的。中国古代儒释道的一番折腾,早把孟子的“虽万千人吾往矣”这事给扔得差不多了。从众心理,从儒家而论是求存之道,心里明镜的不说罢了;从道家而论是求生之道、自然而然;从佛家而论是随他。所以孟子的这种思想也就被玩去了。孟子也算儒家,但是后世树孔子,早将其与孔子不同的异议逐渐湮灭了,他也就儒了起来。
中国古代,各家学说有兼容,例如墨子、商鞅也一样有类似儒家思想的话;儒家一样有道家思想的言论。而对于每一个学说的不同的代表人而言,他们的言论依然有不同倾向,不同观点。简单的百家争鸣的学说划分,并不能简单地解决这种思想层面的异同,但是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同化作用,求大同存小异了。释、道文化后来被改造的不入仕,那么有当时话语权的也就剩下儒家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呢?这就是文化底蕴的影响。西方人的文化底蕴依然还是宗教文化,而宗教文化是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一个分支。而现在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的另外一个分支,开始借助数学、物理的发展翻身了。这种西方数理文化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中国。
轻易就可以否定这种对四维数理错误认识带来的思想影响

想否定西方这种数理文化的东西很简单,你可以问问西方算命的大师,或者用西方方法算命的中国大师,明天的35选7的彩票号码或者这次世界杯的最后赢家。都是很简单的小问题。
也说不清楚是赫贝格还是贝利说过一句话,就很有现代随机数学和混沌数学思想,“足球是圆的。”也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意思。
中国古话就比较积极一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结果未知,但是努力还是必要的。这已经是具有概率数学、混沌数学思想的古代数理文化了。周易不说算得准的吗?也可以算算这两个小问题。若能算准,你也就不用算命了,发大财了!算命多累啊。
受西方这种数理错误影响的中国古代数理文化的现代畸形发展二进制表达八卦、周易这事不再说了。这种人根本就不知道古人在说什么。基于西式二元式简单思维方式偏颇的、牵强附会的解读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我在前文连载中已经描述了伏羲的量子化意义的表达,伏羲从未让理论禁锢,禁锢的是这帮不争气的后人。
现在的更大问题是,有人把八卦的方,用西式的这种错误几何方法进行扩展为64卦,而且还大言不惭地冒充这是中国古人说的,是对古人的解读。放屁!
古人中这么弱智的有没有呢?有。这种西式的错误也是中国古人在周易扩展表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数学理解错误。
就算你实在不懂这些古代的数理东西,也不懂西方的数学,那么只需记住这个图,这种问题也就烟消云散了。

四维超正方体的三维表达



古人也想把这种东西表达出来,但是基于当时数学的无能为力,古人的表达有对有错。而作为现代人,依然坚持古人的这种最基本的数学错误,也就耽误子孙后人了。
这是历史经验教训。古人干了这样的糊涂事情,才有鸦片战争的失败。数学是物理的基础,物理是军事的基础,军事是国家的基础。如此而已。
再简单解读一下八卦的三维意图刚才已经说了第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很隐晦,很隐蔽,貌似数学超过中学水平了。西方人用了2000多年才解决这个数学错误,可见这种错误的麻烦。但是,即便在现代的西方,这种数理文化影响至今依然不能消除,并广泛影响。中国人不该重蹈覆辙,即便这种非主流传统文化层面,也不能倒退到古希腊的数学水平。
中国古人还是有懂的!先说错误的部分。
写外国古代的东西好写,用民族主义口吻就够用了。写中国古代的就难了,这话不容易说,容易说轻了或者说重了。反正是说好的行,说不好的就有人不舒服了。
尽量别点名说具体的古人了,咱说中国古代这个跑偏的数学里面的一点点小错误。

伏羲八卦对照表



伏羲的三维八卦或者说三维数组表达



甲骨文的启发—让你看看三维的伏羲先天八卦图
也就是伏羲已经是三维意义的构筑了八卦这个非字非数、即字即数的基本数学模型,这就是古人脑袋里面的方。那么经过扩展的再增加一个因素影响或者说再增加一个维度,结果是什么?
刚才的四维超正方体的三维表达。
上文连载聊到伏羲的先天八卦的三维数学表达,这就有点炸锅,推荐、阅读飙升。这里面的情况,一个是觉得新奇,发现了八卦(现在扯淡的意思),没见过这么说的。另一个就是找麻烦的提供了大量的评论和转发。
实际这就是三维数组的几何表达,并不高深的数学问题。
中国一些人对于传统的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有一种莫名的近似图腾崇拜一样的情愫在里面。中国人喜欢文科这劲头就像西方人现在喜欢数学。
再简单说一下用先天八卦推衍的64卦的四维数组表达至于说利用四维数组的一种方式将先天八卦推衍到64卦,这读者就直接用脚说话了,收视率急跌。因为四维数组这东西不当饭吃,谁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对于不懂的东西,更多人选择了放弃,而不是孜孜以求地去研究明白它。
甲骨文的启发—四维数组表达64卦如何

伏羲八卦推衍的64卦的四维数组



周文王并没用这种方法推衍64卦,而是采用的八卦的两两排列组合。数学结果或者数学证明方法,往往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这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四维数组,而是一种特殊性的四维数组。
四维数组实际是代数方法,那么这个四维数组用几何表达出来怎么样,当时的几何立马就不干了:你开玩笑呢,那第四个数我放哪?这事直到欧拉发明i才解决。
这种对四维错误的解读带来的是对西方数理文化的崇拜和对中国唯物文化的冲击也就是从三维以后开始,代数几何还想像一维到三维一样这么简单、直观地基于笛卡尔数学坐标系的数学一统,不可能了!而大多数古人错误的认为:这种基于三维以下的规律依然可以扩展到四维。
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现代唯心的号称基于物理的现代科幻,与玄学接轨。四维以上的数学、物理被玄学歪曲利用,利用了人们不懂四维数学这个前提,成了玄学打着科学旗号的幌子。
这些搞玄学的使用方法就是:说着说着物理,就蹦到玄学上。这样的西式数理唯心文化的恶意嫁接,更有对唯物文化的杀伤力,并产生对唯物主义文化的冲击。对于不懂高等数学、现代理论物理的人,造成错误的文化诱导和心理催眠作用。同时利用了人们渴求知识的心理,传播了西式的数理唯心文化。而在网络上,这种内容泛滥成灾。
一百句真话中夹杂一句谎言,这谎言的杀伤力最大!
古人的第二种错误古人并不知道这问题,愣把这个四维数组用二维平面的图符方式给表达出来了。这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的数学进步。易经这64卦,这说的是四维的正方超体的表达。在不理解这个四维超体的数学性质的前提下,古人用这个为基础用数讲理形成的道理,你说结果会如何?
这在中国古代出现了几个数学理解的错误方向:

第二种错误



这是古人脑海中思考的可能的第二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西式错误,是用唯一性代替无数的可能。
这第二种错误是用有限的长度代替无限长的坐标轴长度。易经解释了所有的空间了吗?它仅仅解释了方框里面的事情,方内之事。而且,各个方向是正方体吗?不是。但是古人假装它是。
方外解释不了的怎么办?有搞玄学的老子啊。他同时解释了方内、方外的事情。
当然,这种错误还在于,这是静态的。四维在三维的投影是运动的。
古人这个《易经》的“易”如果是在说这个方是动态的意思,那么这认识就基于当时的了不得了。但这样也就意味着否定了64卦所有的静态的表达。这书中卦爻的定义解读的内容也就没用了。古人中,很多人做到了理解这一点。但是,现代人依然有人禁锢在这个静态表达中。
这才有了荀子著名的论断:善易不卜。这是看懂周易了。后人很多人也做到了这一点。
古代对于四维超体其他的数学错误认识第二种数学错误中,这个正方的外围扩展是6个体,那么就有八个体的错误理解,这图就不画了。错的更离谱而已。这是基于二维的思路的扩展。六个面的正方体,外面搞出来八个一样的体,这图还真挺难为人的。你没想这几何问题,想这问题,脑袋也大。
这是基于二维平面的错误理解,从这种理解出发,这就相当于给数学出难题。
基于二进制表达周易的,就属于这种错误。把64卦平面展开,8*8,这东西,小学生都会了。
做为当时最高的文化概念,就这二维水平?到底谁傻了?那还能影响中国几千年吗?后世的庸人,简直是对先人的智慧进行了抹杀!
至于其他离谱错误,只要你不是一种信儒教的状态,基本可以直接识别。如果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看待问题,这种错误方式,在你眼中,宛若说疯话。不足以值得浪费我的时间,写上一笔。历史上大多都给淘汰了。
错误的数学理解导致的问题

以上主要的三种古代数学理解上的错误,成为后世推衍周易的主流,导致的结果就是,三维及三维以上的数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之路彻底被抹杀和淡化。
就算有荀子这样的有识之士,当时就有所感悟;有老子这样的,明白“道冲或不盈”,这种数理文化关键的解读弊端,而中国的古代的数学,还是被慢慢地扼杀了。
八卦、周易曾经如此的领先,其中的数,一直扛到西方上个世纪初,才被一项一项地被突破。而中国古代,没能基于这种数学的领先和稳固的数学基石,形成现代的数学体系,这不是遗憾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当我们现代人还抱着周易用于算卦的时候,伏羲会哭的!
待续。。。。。。
基于周易数理中错误的数学理解,那么产生的数理文化能够影响中国2000多年,这个原因在哪里?中国的人文何以能领先西方2000年,这个明天再聊。。。。。。

甲骨文的启发—伏羲先天八卦中的简单代数逻辑原创 霹雳火76228767 2018-06-28 09:04:42
恼人的英文软件伏羲先天八卦是一种兼容性的表达,昨天才说了说量子意义的方向解读问题,今天说说其中的简单代数逻辑,这就意味着后面有更复杂的。饭得一口口的吃,不能急。
现在网络的好处就是搜寻资料的时候,很全面;坏处就是,资料的错谬、文化导向等有诸多问题,必须自行取舍选择和甄别。网络上免费的内容,有些是被放弃的东西,有些是过去式的东西,有些就是垃圾。这虽然倒逼网络未来的内容收费,但同时,造成现在网络垃圾很多。另外,使用网络内容,还有说不清的网络版权问题。
没有办法,未来的一些重要的图都自己画,这必然耽误写作进度。
虽然现在用着西方的软件、看着英文,用着人家的还说人家,很不厚道。但是心里总有种抵触,大脑中无形地又多了一层逻辑转变。中国的软件业什么时候多搞点应用软件而不是害人的游戏呢?什么时候中国的软件业不是利益导向,而是具有了文化导向的倾向呢?等有钱再说吗?还来得及吗?
经济战,让这种隐忧加剧了。
三十年后,还有没有中国本土产的软件?-python火爆的隐忧!
伏羲先天八卦中的简单代数逻辑
这两天说了伏羲先天八卦的方位逻辑,今天说说它的数字逻辑。
现代人用二进制表达伏羲的先天八卦,居然发现一个明显特征,先天八卦是严格的数字逻辑排序。
“二进制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的。1705年他发表了题为《关于仅用0和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以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的论文。”
这是网络上的描述。如果伏羲八卦里面有二进制的内容,那么这个二进制到底算谁发明的呢?莱布尼兹这不应该算发明,而是发现了伏羲八卦里面的二进制方法的数学表达而已。这样描述更准确一些。
崇洋媚外的句子,总是有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感觉。没办法。
第一句就点明中心的这种下定义式样的文学笔法,误导的杀伤力更大。利用了你逻辑上的先入为主的弱点!
结果是外国人这么认为,中国一些人也就信了。因为不懂啊。居然也就用二进制来表达八卦、周易,还说是继承发展了。
二进制表达八卦、周易的问题这个问题出在哪?这样就陷入了数学性的线性逻辑的陷阱。这是西式线性逻辑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人从来没仅仅拥有线性逻辑。都是发散性逻辑,其中包含线性逻辑。
伏羲的卦爻从没有任何一个是唯一性的定义,那么唯一性的定义只会约束他的原始表达意思。
我今天用的标题是伏羲先天八卦中的简单代数逻辑。这句中国话的弦外之音是,这个简单代数逻辑仅仅是伏羲先天八卦能解读的内容中的一种而已。
如果单纯的使用二进制表达卦爻,那么卦爻的几何功能、方位功能,人文表意功能就变得很奇怪,似乎是通过下定义强行定义的。而现实并非如此,通过卦爻,当你明白原理和方法,你会得出和伏羲一样的意象拟合结果,这并不是下定义。需要下定义的。仅仅是一代表什么或者什么代表一。当然,这事,伏羲定了,就不用我们定了。
倒序的伏羲先天八卦?

伏羲先天八卦代数逻辑对照表



通过这张表,把伏羲先天八卦的代数逻辑的内容表达出来了。
我们发现一个特征,伏羲的1-8的顺序,与现在二进制的解读方法反序。这就存在谁先入为主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数学的顺序是人文意义的合理的,那么就需要逆序考虑伏羲八卦。
当然,如果你认为数学当时没有用,就听伏羲的,这事简单,就是1-8。
这就是文化之间的技术性冲突。谁占主导的问题。当然使用现代数学方式,你会造成多了一个逻辑转换的问题,牺牲一点意识成本,多废几个脑细胞而已。如果你的脑神经生物电流足够大,神经比较粗,神经末梢搭桥比较多,不是一根神经在干活,那么,这不是技术问题。
既然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那么以后就按伏羲这个来。当然,为了让世界人民都看懂,也可以給一个简单的数学通项式:
F=8-n(F是伏羲的卦序、n为十进制序号)
(注:本连载文章有严重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倾向,严禁翻译成外文,免得影响地球村的团结。)
这样表达之后,伏羲八卦就是正序的,数学序号居然使用的是倒序。古人很生气,如此不可理喻。
另外强调,当时的古人没有数字0的概念,现代数学这个0的概念产生时间大约是一千年前阿拉伯,而中国古代当时用无、气等量子化字眼兼容表达现代无或者数学0的概念。


卦爻的电子化、程序化问题由于卦爻具有严格的数学序列特点,那么进行程序化转化实际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今西方的星相算卦都弄了一个电脑图在那搞迷信电子化,实际周易实现这种电子化很容易。
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伏羲推衍用的是小木棒,周王推衍可以利用树叶,而孔子推衍用的是蒿草,可都低成本环保。在意识中推衍,更有助于锻炼大脑的神经末梢的电流充盈。
电子化实际是早晚的事情,迷信基于数理文化,有与时俱进的数学功能。仅仅是中国人看着挂着幌,着装打扮过的才像中国算卦的,感觉那才是算卦的。
中国小孩子不用计算器,因为有九九乘法口诀,这使中国小孩子的大脑神经在这方面经受了锻炼,很聪明。外国因为数字是多元音节发音,没法弄中国式的九九乘法口诀。英国最近弄出来一个仿制古希腊图表的十二乘法表,那还不如用计算器呢。
就像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一样,孔子知道鬼神物质性的不存在,但是,不排斥它的意识性的存在。因为,当时并不完满的文化内容,是需要鬼神来弥补。大奸大恶,什么通常意义的文化都不信,但若信鬼神,人间也就少了一些人祸。
我不迷信,也从不算卦,但并不排斥善意的算卦。高明的、善意的算卦实际有西方的所谓的心理辅导的作用。但是仅仅蒙钱、混钱的算卦先生,这需你自己分辨了。外国现在还有巫师,也有骗子。
我不会推进这东西电子化。




这东西在股市中早就被电子化了。
现代的商业利益,潜在引导文化的方向性,从这一点上也被体现出来。一旦商业把控文化方向,那就剩下丛林法则了。
如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十个字,挑起经济战的美国现在全部否定了,在钱的眼中,就剩下适者生存了。
伏羲先天八卦的几何意义和其他人文意义这,明天再说,伏羲从未唯一性的定义卦爻。这导致了奇妙的古代数理文化的发展。待续。。。。。。
汽车六个档还是八个档,这由什么决定的?文化底蕴。实际分几个速度区间,技术上并没问题。研发者按着自己的习惯而已。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迷信6和12,这是西方所说的神秘数字中的数字。
而中国的鲁班尺也是基于这种思路发明的,但是鲁班尺加上了古代的数理文化,所以就很奇妙的感觉。实际所谓的吉凶祸福,在鲁班尺上都是数学问题。所谓神秘数学、神秘数字,就是当时的大多数人不懂的数学的意思。
看懂周易的知道,周易里无所谓的吉凶,无所谓的好卦坏卦,都是阴阳一体的。


火箭尾部的喷口宽度由什么决定的?这会让你大跌眼镜的。居然是通常的马屁股的宽度。这利用的是秦始皇的车同轨原理。因为拉载喷口的火车的铁轨的宽度是参考习惯路的尺寸,而路的尺寸参考了古代习惯,而古代的路是几匹马的马屁股的宽度决定车的宽度的。因此,火箭喷口是有限变动尺寸的,以便于运输。
这就是文化底蕴起到的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甲骨文的启发—伏羲先天八卦中的阴爻代表什么原创 霹雳火76228767 2018-06-24 10:10:42
阴爻,并不是说二,也不是说0。这在昨天连载提示了。
这句话,对于没有阴阳一体文化思路的人来说,会造成歧义和误导。好在古人明白,而且继承发展了。
也就是阴爻不仅仅是包括说2说0,还包括其他东西,而且,这其他的内容,更多一些。
阴爻的定义?实际阴爻的基本定义是什么?没法准确定义,可以说是阳爻的对称、相反,与阳爻的不同。这就大概性的表达了。
我在前面的连载中用撅断的筷子形容阴爻,这也是古人用天文学的圭用习惯了,对小木棒情有独钟的原因。所以选择这种表示方法。实际这是一种意象、抽象的表达。从甲骨文中一些具有对称性的文字来说,这种意象是当时已经明白的。就如行走的行,在甲骨文是左右对称的,就像一个十字路口。后来的演化,发生了趋向性的表达,路有指向了。
这是包括现代的美术用静态表达动态的一种方法。雕塑家罗丹对这东西的解释更明显一些,他的雕塑是静态的,但是通过一个未完成的动作,让你联想接下来的结果。这也就在意识中雕塑动起来了。
中国古人把这个思路直接表达在《黄帝内经》中,五行的思路出来了。五行,为什么用这个行,而不是形状的形,因为五行是动态的静态表达。
如果阳爻用白色的方框表示,阴爻就是黑方框;阳爻是白色的鱼,阴爻就是相反的黑色的鱼。道教选择鱼形这种表达,与佛教用鱼表达吉祥不谋而合。也就稀里糊涂的混用了。
阴爻的重点就一个:与阳爻镜像、对称、反向相等。那么前文我说了一大堆阳爻的一代表什么,这阴爻反向、镜像就可以表达了。


古人研究奇数、偶数的古代数理意义假如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这也就是不同的阴阳表达了。反过来数学考虑也行,但是古人怕給弄反过来,就用黑白定义了,就像最早的河图、洛书中,都已经体现了这种阴阳数字的阴阳广义性对称的表达。这在古代西方被称为奇数偶数。
为什么说是广义对称性?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镜像对称表达了,而是点对称,而且数量不同的阴阳了。
阴阳相等,这是最基础的定义。基于这种基础,不相等的,仅仅因为反向。还叫阴阳,仅仅是阴阳的程度不同了。阴阳因此就动起来了。
易经的易,动的意思,就是描述这种动造成的不同的状态。基于不准确的原始定义的准确表达。
易经被推衍为64卦,数学上,排列组合没有任何数学问题,而它却又让人觉得朦胧,是因为原始的阴阳定义是量子化的、条件限制性的表达。
当你选择不同的定义,也就是现代编程的if,那么then就会产生不同的基于数学原理的各种表达。当你用二进制这一个条件限制易经的时候,这把多少内容給丢了。


奇数、偶数研究带来的数理解读麻烦西方古代的这种研究的表现在幻方这种代数意义的游戏上,后来变成立体几何的魔方。通过这种直观的表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如果魔方做成4*4的,这规则还能一样吗?奇数魔方,中间的固定点就如河图的5,是不动的基础,才有其他围绕着旋转。如果是偶数魔方,中间没有固定点或者用一个小正方作为基础,这游戏规则与奇数魔方是不同的。
换成古代数理的表达就是奇数和偶数有不同的运作规律。而奇数偶数作为阴阳,规律又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中国古人选择了五行来表达这种奇数规律,同时又用周易来表达这种偶数规律。同时,周易、五行又数理相同,以表达这种数理思想。
而西方古代最后的数理产品,就是金字塔模型转化成的等棱十四面体(达芬奇)、江恩轮中轮图表,同时用三角和正方的交叉运动,来表达这种奇偶同存的运动表达。具体内容参见笔者的书《股市预测数学基础》,还有一本未被发表的《江恩图表使用教程》。这些东西实际是西方古代的数理思想,其中的一个分支,发展成西方现代的数学。


古代数理模型不能大一统的数学原因东方的古人选择了同时兼容2n、3n、6n、8n(八卦、周易)和5n(五行)的数理表达,西方的数理思路沿袭古埃及的金字塔数理,兼容的是3n和4n。而用补充解读的一半来解决4n的4太大的问题。也就是2n、3n了。因此东西方古代的这种数理方法,周易和金字塔、轮中轮图表、等棱十四面体实际是可以互换表达的。但是中国古代的五行互换表达不了。西方还有个6n的生命之树古代数理,被历史淘汰了。
这种数理表达的一个软肋就是不能准确表达质数。西方人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研究,一直研究到现在,还在找最大的质数的通项式表达,未果,最大的质数是多少,至今不知道。
东方古人一句差不多就行了,没理会这个数学问题。23是质数,用24表达不就行了,差不多。
因此除了伏羲的量子化的一的数理表达以外,古代任何的数理模型,均没有实现数学意义的大一统。这个命题已经被证伪。但是对于伏羲的量子的一,数学无法证伪。


宗教选择了神秘数字7宗教在古代,要知道普通人不知道的。在古代,也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那么能把古代数理模型不能简单解释清楚的7说明白,这事,数理意义重大。
古代大一统数理模型不仅要求数学有意义,还要求简化表达。这样才能有利于接受。并不是古代数理模型解释不了7,而是一解释,这事就复杂。古人为了弥补这个7的数理漏洞,你可以找找,说了多少废话。必须单独为7增加一套数理解释,不能使用原有模型的简单的数学方法。
西方的基督教重视数字7,《圣经》中很多故事与7有关,与12有关。也就是对这个数理软肋问题的弥补。
玛雅文化的卓金历,重视7和13,使用20进制,实际是一个古代数理模型,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历法。弥补的也是这个古代的数理漏洞。
道教的北斗七星数理也是这个意义。


古代数理的进制兼容这在数学上,是绝对不允许的。每个进制必须单独使用,然后才能互换,当然有的需要约等。
而先产生古代的数理循环,后来其中的一个分支演变为数学。中国古代的这个分支渐趋萎缩,成了梅花易数、奇门遁甲,为迷信利用;西方古代这个分支渐趋发展,成为现代的数学。
古人的进制是用循环这个词来表达,而且由于古人的数理大一统解读的需求,这种循环是可以兼容的。而数学的进制绝对不可以兼容,这是数学定义。
中国古代的数理最终使用了八进制和十进制的兼容;而西方古代数理最终选择了十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兼容。
在八以内,除了1,2、3、4、5、6、8中国古代八卦、周易、五行的数理模型,都能数理准确表达。也就是7没法准确表达。超过8的9,被善意的数理神秘化。
在西方古代,除了1,2、3、4、6、8、9、10、12都能直接用数理表达,5用补充的简单的加法再表达。也就是7和11没法准确表达。超过12的13,被恶意的数理妖魔化。
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道教最终选择了7,把它作为数理重点之一。因为这样,7可以弥补古代数理数的解读缺陷。
也就是东方八进制的9和西方十二进制的13和现代数学的十进制的11,在数理意义上来说,是相同的。


这种数理兼容方式在西方的现代的发展西方人搞的十一维时空,十维是空间,十一维是时间,你还认为是在研究物理吗?
西方至今不区分数学与数理的区别,至今搅合唯物与唯心的区别,文化底蕴是西方的宗教文化,而宗教文化是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一个分支。
四维数学空间都没有任何物理证据,谈11维,这不就是数理臆想嘛。
理解这句话的前提是假设你明白数学的四维空间与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并不相同的这个数学、物理基础。当然,你不懂,又不懂中国传统的数理文化,也就得听外国人的胡说了。


阴爻的缝有多宽我在前文的连载中介绍了阴爻这个缝,实际这是西方的分形数学(十九世纪末在德国萌芽,上世纪70年代完善的一种数学表达方法)的鼻祖。同时它也是如地平线一样的量子化表达。
伏羲先天八卦阴爻中间那个缝的数,后人给丢了
国学溯源之旅—分形数学理论在中国应该称为伏羲分形理论更准确些
阴阳基础的定义:阴阳是相等,那么多了一个缝画出来,如何再相等?这个缝必须等于0才能相等。而等于0的缝还是画出来的那个缝吗?如果你用数学的一根筋思维考虑这个缝,这无从解答。
这是古代数理意义的,强调与阳爻的不同,同时这个缝是意识中有,现实中是0的一个量子化表达的东西。
就像阳鱼身上的阴鱼眼,这是逼近0、是0、或者无穷小的一种表达,没有量子化的思维,这东西你又怎么可能懂呢?老子的无,不是0,而是量子化的无。


数理的数学化表达的艰难理解了阴阳爻,这才是基础,现在我们用一根筋、线性思维的数学来表达古代的非线性的数理文化,就像用一把固定长度的尺测量一个变化的长度,这能准确吗?
事物也许线性有序,而个体的人性却是非线性的无序,不同才是重点,只有人性的社会性、人的向好的趋势才具有概率性的线性意义。古人的天地人真的一统了吗?
因此,在用数学方法解读古代数理的时候,要留神两件事情:
一、尺是固定的,测量物的长度是变化的,因此时刻要留神动态的表达,不唯一的的表达。
水波的照片是三维的,可是水从来没有静止。运动的三维就是四维,你知道吗,老子的上善若水的水是动态的水,一种四维动态几何的表达。你只懂三维数学,不懂四维数学。真正理解老子的水,这是不可能的!
数理中的数,可不是类似西方简单思维的阴阳二分法。东方古人说的脑袋里面多一根筋,多一根弦,就是多一个哲学维度的意思。只有这样看周易,才能看出修德来,而不是去搞算卦。
二、基于阴阳的量子化基础,那么对于后世的衍生数理文化,要基于条件性的表达,也就是这种数理文化是基于什么样的阴阳原始的定义,是代数意义的?几何意义的?还是人文意义的?量子化的表达?任何线性思维的偏颇,都会造成对古人的误解,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说在一起了。
西方人至今利用这种说在一起的数理表达方式,这有利于新的类似宗教文化、数理文化的产生。也就是基于你的不懂好糊弄的意思。


数理数理,不懂数讲理还是古代的数理吗?古人的数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现在有能力懂多少呢?
现代一些人号称懂周易、懂老子了,对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的解读,上述解读也是两个普遍存在的解读错误的问题。真理解古人了吗?耽误了多少事情吧。独尊儒术之后对数学的压抑的副作用,让古人蒙曲了。
量子这种表达,是西方语言式的。而中国古人的伏羲,已经在用这种方式的表达,仅仅不叫量子罢了。
如果阴阳两爻没有量子化的意义,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能够产生、发展吗?那样,五行就是静态的,太极就是无眼的,周易也就真成框架查表式样的迷信了,还能看出动态、修德吗?易经也就成不动的经了。
明天继续说伏羲先天八卦的数学解读方式,开始说卦了。小小的一个阴爻,又弄出这么多事情来,阴爻是0,是2吗?是也不是,不是的部分更多,这就是阴阳一体的表达。
外国人说二进制受到周易的启发,那正常。因为周易里面有二进制的含义。基本粒子图表也是受周易的启发。因为周易兼容2n、3n、6n、8n的表达。
中国人如果被困在西方人的二进制逻辑中,你真懂周易吗?


外国人的量子你不懂,这是数学、物理问题,智商问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你也没懂啊。那还谈什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扬弃的发展啊,你不该丢的东西給丢了,不该建起来的垃圾給捡起来了。如果你继续传播的是封建迷信部分,那不就是耽误后人了嘛。
谈国学、谈传统文化,想想古人的文以载道吧。不懂文以载道,你有资格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吗?还教别人,别害了自己就不错了。
甲骨文的启发—文以载道

甲骨文的启发—如何数学性的理解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创 霹雳火76228767 2018-07-31 08:33:45
五行衍生出来的数学题笔者的思路很简单,看看古人数理文化中数的情况,从而了解一下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其可能的来源是什么?
数理文化的关键之一就是利用数来说理,那么这个数需要能自圆其说,这是基础。也就是这个数应该是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则。
数理文化中的数全部符合数学规则,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数学的发展还是有限的。那么基于有限的数学基础,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学结果呢?
对于五行而言,依然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就像龙一样。图腾和教,通常在人们的心中是不容置疑,不容探讨的。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现在研究一道数学题,这事也就可以跟五行毫无关系了。
至于万一它和五行有点关系,这问题也很简单。这纯属意外,纯属巧合。原来数学也说了点五行的事情啊。无非如此,仅此而已。

五角星外接圆(五边形)的一道数学题



这就是这道数学题,我们开始研究这个五角星外接圆(五边形)几何形状里面的数学。
生和克是什么意思答题的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你这已知条件不明确,生和克是什么意思。
这事细一想,还真不好数学解读。
前面我们说了,五个要素涉及了三个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针对这三态,生、克两个字是三种不同的解读。古代数理,通常是兼容语义,那么就得逐一化解。
固态的生对于固态,比较简单,一个单位为2的正方体,吃了200个包子,当然,这正方体你就当猪八戒变的,能吃。这样,这个正方体就变胖了,边长变为8的正方体了。这就是八卦的8个三维的小方框变成64个小方块的变相解读。
这就是固态的生的意思。

伏羲八卦的解读之一立方体推衍



古希腊、古罗马有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如何用尺规画出立方体体积扩大一倍的立方体。这是古希腊三大尺规数学难题之一,1000多年后,欧拉才将此题证伪。你就是如果你研究数学,那么看看欧拉的证明有没有问题,或者自己再想出一个证伪的办法,否则真是浪费人生啊。至于你说你画出来了,99.99999999%的可能性是你错了,剩下十亿分之一的可能是,你颠覆了经典的数学体系,数学大厦轰然倒塌了。那么你就是伟人了。
据说以前中科院数学所每年都能接到两麻袋的据说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的数学方法,逼得没办法,只好在杂志上公告,这事就别忙活了。
古代中国人和古希腊人研究的是同一个数学问题。中国人给出了一个可利用的特例办法。如果非得体积扩大一倍,就得用上小数点和四舍五入了,中国古人的态度是差不多就行了,再弄大一点不就准确了。
西方古人对这事挺郁闷的,吭哧瘪肚的研究了一千多年(这算表扬了,很坚韧不拔,很较真),直到欧拉时期利用超越数的原理说这事数学上的绝对准确不可能,这事才放下。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数学却意外的长大了。因为数学得想办法啊,这道走不通,换另一个道,这道道多了,数学也就长大一些了。
固态的克如何理解旧社会,中国有一句问候语,不是你好、早晨好之类的,叫“你吃了吗?”
没吃会怎么样,饿肚子、消瘦,严重着危及生命了。对于普通人来讲,三天不喝水,七天不吃饭,已经是生理极限。对于个案的特殊性,这需要科学去研究。
既然用吃来形容生,那么克就是饿肚子。而且由于没吃,造成脂肪消耗,还瘦了。
边长为8的正方形,愣给饿成边长为2的正方形了。
一定要用正方体吗?不是!这是为了简化表达而已。不管什么体,最终折算成大概差不多的正方体就行了。这样好计算。
液态的生这是就微妙一些了。
我在前文连载中解释了一下水的维度,那篇文章踢砖头上了,推荐是0,所以你可能没看见。简单说两句,避免再碰砖头。

水波的照片



这是一滴水滴在平静的水面之后产生的瞬间的效果的定格照片。我们要把它画出来,你会发现,这需要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才能表达,也就是这个图片是三维的。
那么,这是照片,如果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来一段录像,这算几维?三维的运动,算四维。
一滴水的动态效应是四维,一堆水波互相干涉影响,产生的动态的巨浪是几维?还是四维就可表达。
而我们通常画的sin波,是二维最简化、标准化的表达,它可以表达四维的水波的效果。当然它也可以表达一根绳子形成的波的动态,也就是三维,也可以表达一根绳子形成的波的照片或者说静态。
也就是波具有跨维度表达能力!

异步的两个波的干涉结果



图中粉色是基础的波,蓝色是增加的波,红色是最后形成的干涉波。
也就是当一个波与另外一个波产生增益作用了,那么这就是波的相生。
图中我使用了阴影部分,这部分未来采用,至于原因,后续连载会提到。
现在再复杂一点,如果是一个同步的干涉波会怎么样呢?

同步双波的干涉结果



粉色为原始波,绿色为增加的一个波,红色为干涉波的结果。
这个结果有点让不喜欢数学的人觉得意外了。sin标准波的规律变的不标准起来。
这也是波的相生。笔者未来会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这种生的表达。
液态的克

反向波干涉的消减作用



粉色为原始波,绿色为反向波,红色为干涉结果波。
气态的生与克浓重的气态具有一定的液态的流体性质。那么可以参考液态的波。
稀薄的气,受随机性影响变大,整体的性质变得看似随机。也就是唏嘘缥缈起来。数学不可准确描述单个个体分子的运动状态。现在这称为布朗运动。但是对于整体的范围,以及具有混沌分形特征的气,需要使用分形数学、混沌数学、概率数学一起表达。
也就是无法用波简化表达,也就是四个要素的四维数学体系不可简单的唯一性描述气的结果。而五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的解,这题数学还没解出来。
那么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简化的解读未来的这个五边形(圆)内接五角星的几何性质,只能通过线性和波两种方式来表达。但这明显存在一个解读缺陷,那就是它仅仅能解读部分气的状态,面对气,必须增加四个要素以外的一个因素,增加一个维度解读,例如增加随机性或者分形特征的影响。这个第五要素是所有其他影响的综合结果的描述,或者说最主要的综合因素描述。
这也是五行,为什么必须采用五个要素的原因之一。
还需考虑热力学的性质另外,气态和液态,还要考虑热力学的问题,也就是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这需逐渐展开。对于液态,四维表达原本足够了,可是增加一个温度对态和性质的影响,那么也就变成了五个要素的影响了。
原来这个圆内接五边形可以表达这么多内涵啊!这才是开头而已!明天开始展开,逐个性质解读。。。。。。
我在说数学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