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周易之泰卦

地天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 ▅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 ▅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 ▅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帝乙归妹的三种解读:
其一,顾颉刚先生认为《周易》中之“帝乙归妹”是指“殷王帝乙嫁女与周文王”。
其二,归妹的帝乙,就是商王武乙!也就是文丁之父,帝乙之祖父!从帝辛之父帝乙称帝开始,文王姬昌被囚时,商王的最高尊号已经不是王,而是帝。所以,作为商王朝臣子的姬昌,尊称商王武乙为帝乙极为正常。姬昌之父季历,确实娶了商王朝的贵女。《诗经 大明》曰:“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其三,妹为地名。
归,上古有二意:一为“归来、回归、归还”,一为“出嫁”。女人出嫁后,归宁曰“来”,复归曰“归”。然而,“归X”通常为“回归某地”,不为“出嫁某女”—— 或者说,从绝大多数上古资料来看,归当出嫁讲时不及物。

我们再来看“妹”这个字。妹,本意是“女弟”,也就是“妹妹”的意思,似乎最简单明了不过…… 且慢!翻看上古文本,我们就会知道:妹可以作地名!

作为地名的妹,其地处殷商核心区,于殷商之时甚为繁盛,春秋时改名了—— 朝歌。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 《诗经.鄘风.桑中》(这里的“沬”有的版本做“妹”)
鄘,通常认为是今河南卫辉市(1988年以前称汲县)。淇,是淇河,在河南淇县,卫辉东北20多公里。沬(妹)是都邑名,很显然,其名来自水名“沬”。
帝乙归妹的意思是:帝乙(出征、出巡之后)回到妹邑,而非“帝乙把妹妹给嫁掉了”。妹,也就是沬、卫、朝歌,是一个殷商时代很繁荣的大都邑。
第一种,指文王姬昌和其妻太姒。
文王随父亲季历在武乙时期攻打鬼戎,这时的姬昌已经39岁左右,早已经娶了太姒。帝乙元年文王已经50多岁了,就是纳妾也说不过去。
再看太姒其人,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莘国。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
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历正妃),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尊号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内。太姒与姬昌生下十子,次序为: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综上所述,所谓帝乙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文王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武乙把妹妹嫁给季历。
季历的妻子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挚任氏的二女儿,沾亲带故之下勉强算是武乙的远房妹妹。因此,存在着这种可能性。

第三种,妹通沬。从泰卦的易辞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作妹妹出嫁来解释,与整个易辞的表述环境冲突很大。而作地名来解释,全篇易辞就可以有机地联贯起来。从易辞的整体性出发,水风觉得泰卦的帝乙归妹,可以作回归沬地来解读。
既然作地名来解读,那么将帝乙强改为武乙,似乎就没有那个必要了。但是,《今本竹书纪年》在武王伐纣前还有两处提及“沬”:1)“武乙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2)“文丁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自沬歸殷邑”。一种可能是,所谓“帝乙归妹”的“帝乙”指的是“帝乙”之前两世的“武乙”!

商王武乙元年(公元前1147年),武乙定都于殷。
商王武乙三年(公元前1145年),武乙将都城从殷迁到黄河以北。  同年,武乙将岐邑之地赐给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  
商王武乙十五年(公元前1133年),武乙再度将都城从黄河以北迁到沬(即朝歌)。
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公元前1114年),周部落首领季历(古公亶父之子)前来朝见武乙,武乙于是赐给他土地三十里,玉十对,马八匹。

不难看出,武乙初年,北方地区局势不稳定。武乙干脆迁都黄河以北,以震慑北境。同时扶持周部落。周国强大后,代商征伐鬼戎等北境势力。武乙一看没必要再待在河北,于是又迁都沫邑。季历上位后继续控制北境,受武乙嘉赏。
泰卦用来描述周朝以一个寻常部落处在戎狄环伺之中,不得已迁徙岐山的过程。伴随着一路艰辛,最终在周原建立岐邑。直到最后,岐邑陈旧破败,姬昌迁都丰邑,拉开了翦商的历史大幕。
泰:小往大来,吉亨。
坤为小,乾为大。坤在外位,曰往。乾在内位,曰来。
付出稍许代价,便迎来很大收获,当然是吉利的。

解读:
西北戎狄屡犯豳地,当时的周部落首领公亶父决定迁往岐山以北的周原。并且附属于商朝,背靠大国,抵御周边列强。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不过二千乘往周原,可谓小往。到了武乙六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建立国家,可谓大来。

附外:
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 。上古周氏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bīn)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的基础。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豳地(今陕西彬州市和旬邑县一带)。“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

公亶父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六年,豳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具国家雏形。”

周太王迁岐建国后,“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标志为:周人打破戎狄的包围,获得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但是,这时戎狄的危胁依然存在,周人的力量也不足以与强殷抗衡。于是太王根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以及自身安全的需要,制定了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即加强与附近各部落的友好交往,东联强殷,西抗诸戎,为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了实现这个联殷图存的目的,太王采取了臣属于商王朝的政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