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九二为唯一阳爻,相当于统帅。动变成大坤,坤为众,相当于融入了部队里。辞曰在师,人在众中。
将帅九二为中正之位,与普通士兵打成一片,具有非同一般的亲和力,所以是吉利的,没有什么坏处。
大坤为国家,引申为王。坤又为物多之象,辞以三言多。

解读:
召穆公在外面打了胜仗,朝中居心不良的人开始散布不利于召的谣言,周宣王听到后予以制止。召穆公征淮夷共得到三道诏命。一道诏命是赏赐圭瓒给召公虎,奖励他作战有功,统军有方。二道诏命是赏赐美酒给召公虎,同样是对他战功的奖励。回到京师,宣王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三里相迎。又在庆功会上,颁下第三道诏令,赏赐给召公虎一大片山川田地。

附外:
【诗经·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六三:师或舆尸,凶。
或,本义为以城邑为中心包括周围地区的邦国,后来借作不定代词,泛指人或事物。
舆,载物的车。
尸,这里理解为尸体。
下卦坎变巽,巽为落,意为出征后回。
变卦成大坎之象,坎为车。坎上三阴为载物之车。
坤失位在外,为众,易辞释为出征牺牲的战士尸体。
变卦有三病,一为坤象失位;二为大象成坎,主失陷;三为坤下乘巽,陨落之象。故辞言凶。

解读:
淮夷战事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战争是凶险和残酷的。原本运载物资去前线的大车队装满了牺牲战士的尸体而回。这些英雄带回去将举行盛大的祭祀,以慰在天之灵。
六四:师左次,无咎。
左,旁边的意思。
次,《说文解字》:“次,不前,不精也。
左次,就是部队在路旁驻扎。
上卦坤变震,震为左。
变卦大象呈阴包离象,它可以引申出夜晚、黑暗、失明、寒冷、下雨、忧心等象义。由于离象失陷,所以部队只能停下来,未能前进。
无咎是因为离上为震,震为升,有上升之象,故只是暂时失陷。

解读:
征伐淮夷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战争计划也有了扩大。准备乘胜追击,攻打周边诸夷,扩大战果。在此之前,军队多次战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伤亡,战士也十分疲惫。为了后续战斗的顺利展开,召穆公便下令部队就地驻扎,修整。这是十分正确的行动,没有害处。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坤为田,变卦后大象呈阴包离象,离为禽。
执,执的古字形像用刑具将一个人的双手铐住。本义指捕捉、捉拿。由本义引申指握着,拿着,如:执笔。又引申指掌管、从事、施行。又假借指坚持己见,如:固执。
坎为利,变阴包离象,离为言,陷阴中而为之固执。
六五变阳,成中正之位,所以没有祸害。
大离由上下互卦组成,下互震为长子,下卦艮为弟子。震为阳卦之首,有领导之象,故辞曰帅师,统领部队。艮为阳卦之末,有收尾之象,故辞曰舆尸,即打扫战场。
对于部队最高长官来说,因为持中正之位,故没有坏处,只要战事取得胜利就可以。对于普通士兵而言,爻冲杀在战斗第一线,所以是危险的,随时可能丧命。这是对应离象受限的缘故。

解读:
淮夷大败,宣王和召穆公觉得可以扩大战果。部队经过修整后便分军搜讨。敌人就像被一群被困在田里的禽鸟,被无数猎人捕捉。有些地方顺利得只需要一喊话,马上便投降了。这就是决策的正确性。
在战争中,有能力的人很快便能晋升为军官和将领,作战能力差的人会被刷选下来,与后勤部队组成战事过后打扫战场的收尸队。对于下级军官和战士而言,则需要冲杀在前线,随时都会面临牺牲的危险。

附外:
召虎在方叔伐楚获胜的基础之上,领兵从江汉地区出发,兵锋东向,麾指江淮,斩杀诸多敌人,大破淮夷军众。分军搜讨,西起息、蔡之地,东到大海之滨,北起徐国之地,南至长江岸边,遂廓定江淮地区。所过之地,淮夷尽皆被征服,其降者不可胜数。而且,按照《诗经》的记载   、《广东通志》的记载   、《岭海舆图》的记载 ,南海诸国得知淮夷被召穆公平定,也向西周表示臣服。为后世的秦攻百越之战奠定了师出有名的基础。

       据《师寰簋铭文》记载,此战师寰作为随军将领统帅齐、杞、莱等国军队,消灭了淮夷的冉、翼、铃、达四位首领,获得俘虏、牲畜及财物,取得战功。此战过后,淮夷彻底臣服于西周。
      徐国在西周时期是东夷的强国,后在周朝的连续打击下,徐国的一些部族南迁至淮水流域,逐渐发展成淮夷中最强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时,命卿士南仲和太师皇父在太祖庙整顿周六师,然后亲率大军与太师皇父、司马程伯休父前往征讨。大军沿淮水东行,经过激烈战斗,周军击败徐国。徐国臣服后,四周各方国、部族皆臣服于周。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部族都奉命迎接来使,进献财物。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上六动变后,二至上爻构成大离,离为日,象徵君王,故辞曰大君。离又为文,大君之文谓之诏命,喻指周宣王颁布诏命。
大离之中有坤,为国。坤下乘震为往,是谓开。坤上有艮为承,艮为家门,故谓之承家。
还有一个象没有说到,所以这句爻辞显得有点突兀。小人为坎,好在居其下位,不用管它就是。

解读:
周宣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四方,扩我大周疆土!”召虎率军征伐,不扰民、不过急,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淮夷被平定,许多国家向西周臣服,领地直至南海之滨。这是不用小人,不听谗言的最好结果。

附外:
[原文]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注释]
浮浮,水盛貌。     滔滔,顺流貌。    淮夷,夷之在淮上者也。
铺,陈也,陈师以伐之也。   洸洸,武貌。庶,幸也。
虎,召穆公名也。  辟,与闢同。  彻,并其田也。   疚,病。
棘,急也。        极,中之表也,居中而为四方所取正也。
旬(徇),遍。    宣,布也。     来,自江汉之浒言之,故曰来。
召公,召康公奭也。翰,幹也。     予小子,王自称也?
肇,开。    (敏,勤勉)   戎,女。一说“大”。     公,功也。
厘,赐。  卣(yǒu),尊也。 文人,先祖之有文德者,谓文王也。
周,岐周也。召祖,召穆公之祖,康公也。
对,答。  扬,称。 休,美。  考,成。一说簋(ɡuǐ)。 矢,陈也。
[试译]
汉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急,队伍如潮逶迤不绝行军忙。
不是为求安逸不是来游赏,而是去讨伐敌人淮水之上。
我们的战车已经隆隆起程,我们的战旗已经高高飘扬。
不是为求安逸不是来休息,而是去淮水之上摆开战场。

汉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急,行军队伍逶迤不绝如潮涌。
大军南征北战所向皆披靡,最终向周王报捷大功告成。
天下太平可谓是海晏河清,大周王国可以说根基稳定。
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相信我大周国王必享安宁!

在那波光粼粼的汉江之畔,周王对着召虎把命令来颁:
命你去东西南北开疆拓土,把国土整治好把赋税来完。
你不要愁病了也不要着急,按照大周王国的规矩来办。
你负责划疆界定行政区域,大周国要统治到洞庭湖边。

周王对着召虎把命令来颁:你去祖国各地把王恩宣传;
想当年文王武王得受天命,你先祖召康公是栋梁骨干;
你不要自谦我还是毛孩子,你要把召公的遗风来承传!
你要努力创建更大的功勋,我大周定当赐你福禄无边!

赏赐给你宝玉精制的玉勺,赐你黑黍郁金香佳酿一壶。
本王已经禀告过先祖文王,一并赏赐你山川良田沃土。
你来我大周王室领受册命,我仍然援引召公先例来颁。
召虎闻听诚惶诚恐叩首拜,谢主隆恩敬祝我王万万年!

召虎闻听叩首拜诚恐诚惶,不绝口地把周王美意赞扬。
然后精心制作召公纪念铭,恭祝我大周国王万寿无疆。
我们英姿天纵的圣明天子,你的美德和美名万古流芳。
正因为你实施文治和德政,才有这天下一家和谐万邦!

[解析]
朱熹解曰:“赋也。宣王命召穆公平淮南之夷,诗人美之。此章总序其事,言行者皆莫敢安徐,而曰我之来也,惟淮夷是求、是伐耳!”
第二章:“此章言既伐而成功也。”
第三章:“言江汉既平,王又命召公辟四方之侵地,而治其疆界,非以病之,非以急之也。但使其来取正于王国而已。于是遂疆理之,尽南海而止也。”
第四章:“又言王命召虎来此江汉之浒,遍治其事,以布王命,而曰昔文武受命,惟召公为桢干。今女无曰以予小子之故也。但自为嗣女召公之事耳。能开敏女功,则我当锡女以祉福。如下章所云也。”
第五章:“言赐尔圭瓒秬鬯者,使之以祀其先祖;又告于文人,而赐之山川土田,以广其封邑。盖古者爵人必于祖庙,示不敢专也。又使往受命于岐周,从其祖康公受命于文王之所,以宠异之。而召公拜稽首,以受王命之策书也。人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但言使君寿考而已。”
第六章:“赋也。言穆公既受赐,遂答称天子之美命,作康公之庙器而勒王策命之辞,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万寿也。古器物铭云:郱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用作腾皇考龚伯尊敦;郱其眉寿,万寿无疆,语正相类。但彼自视其寿,而此祝君万年耳。既又美其君之令闻,而进之以不已;劝其君以文德,而不欲其极意于武功。古人爱君之心,于此可见矣。”

这是一首借记述召虎平定淮夷以歌颂周王大德的诗歌。
第一章,兵伐淮夷。汉江涌涌奔流,军队如水行进,奔流不息,既见其速度之快,又见其队伍浩大。既交代了行军背景,又衬托了队伍宏大。这不是去游玩享乐,而是发兵讨伐淮夷之叛。战车已经发出,大旗正迎风招展,足见大军气势如虹,蔚为壮观。作者再次重申,这不是找乐子,找舒服,而是去摆开阵势和淮夷之敌战斗!两次强调“匪安匪游”,“匪安匪舒”,一是说明打仗是残酷的,不是闹着玩的,二是突出发动这场战争的严肃性、正义性。
第二章,四方既平。还是江汉奔流,部队行进,节奏未变,但是变换了用词,应该属战胜凯旋了。大军所向披靡,奔波四方,大功告成,早已经奏报周王。天下海晏河清,王国基本安定。现在是再没有战事,我大周国王相信终得安宁了!两个“四方”,可见征战之劳苦和胜利成果之丰富;一个“庶定”,一个“必宁”,可以想见作者胜利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一段并没有战争场面描写。
第三章,王命召虎之一开疆拓土。在汉江之滨,周王命令召虎去开疆拓土,整治田亩,发挥占领土地的应有效益;你不要发愁,也不要急躁,只要他们各国都服从中央政府即可。你只管去做好了,要一直发展到南方洞庭湖流域一带。
第四章,王命召虎之二遍布王恩。周王命令召虎,要进一步广宣王恩,普施德泽;想当初,在打江山创基业的激情年代,文王武王领受天命,冲锋陷阵,召公(你的先祖)发挥了栋梁之材的作用;现在你不要说我还是小孩子呢!你要继承先祖召公的遗志遗风。努力开创伟大功绩,必将赐你无尽福祉!
第五章,虎拜稽首。周王下达命令之后,开始赏赐:“赐给你精制玉勺,再赐给你黑黍郁金香佳酿一壶。我已禀报过先祖文王,还要赐你土地山川!你从我大周获得封赠,仍然援引早年封建召祖的先例。”你看这赏赐规格有多高啊!召虎闻听大为感动,倒地便拜,敬祝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六章,明明天子。召虎倒身便拜,称颂周王大恩大德。然后精心制作召公纪念铭,称颂大周天子万寿无疆。明君圣天子,美名永传扬。充分展示其文治德政,给天下带来一片和谐。
此诗开笔写出征,结尾颂王德,明线是写召虎征战受封,暗线是歌颂周王的恩德。战争场面一笔带过,赏封过程却不吝笔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