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易学讲座——走进易学(一)

主讲:水风散人

地点:安吉灵峰寺易经研究会

时间:2011年5月23日13点正

人员:协会会员

整理稿: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安吉易经研究会成立之日,在这里呢我首先要感谢大家对协会的支持,相信今后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那么喜欢易经的人呢就可以互相之间更多、更好的交流和学习了。另外呢,还要感谢对协会的成立作出许多贡献的朋友,在他们的大力推动和帮助下,才使我们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
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x,在易学界一般都喜欢用水风散人这个名字,大家可以叫我“水风”或者“散人”,当然也可以叫我小王,但是千万别叫我“大师”,因为现在姓王的很多,大师也很多,容易引起误会。开个玩笑~`
我呢是1989年开始学习易经的,到现在大概也有20多个念头了。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学习,我感觉到易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身旁、我们的周围。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会,那么我们就能感受到易学思想和理念的真谛。
《易经》啊,是个非常宽泛的这样一个学术,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们主要选择下面几个主题来进行讲解。
1.易学源流2.什么是易学3.学习和研究易学的目的,最后我们大略交流一下易学比较重要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易学》呢,大家都知道,起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据现代考古认证《易学》的思想起源可以追述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是《易经》这本书的产生也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易经》是一本奇怪的书,非常的神秘、神奇,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色彩,几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的人穷经皓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试图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结果呢99?99%都壮烈牺牲在门外面,壮志未酬。所以呢直到今天,易学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是封建迷信还是真实存在,仍然没有多少人说的清楚,仍然还有许多争议的问题。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是事而非的东西,却让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趋之若鹜,在古代人们称之谓“天下第一经”,近代呢有人说她是“宇宙代数学”,现在呢它摇身一变成了“万有科学”,就是所有先进科学理论或者是实验、结论,都与易学沾得上边,挂得上关系。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事实确实如此。如现在前沿科学理论中的分形学、混沌学、基因学等等数不胜数,量子力学的先驱玻尔干脆用太极图作为自己的族徽图案,最近科学家用先进扫描技术发现,人的大脑就是一太极图。从这些都可以发现,易学的确非常神奇,也非常的给力。
说到这里,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易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易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易经总共只有4000多字,并不是说这些文字语言是多么得高深莫测,而是由阴阳符号组成的一系列卦符的等等易学范畴的问题,让人不可思议。
这些问题如果是放在以前,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真的不好回答。那么现在呢,一方面人类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使我们对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一方面历史考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使得我们有了一个追述易学发展历史这样一个机会,通过对易学起源的追溯,我们可以解开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虽然还不能说将易学完全的了解透彻,但至少我们已经发现了易学里许多的奥秘。易学彻底地科学化,想必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所以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她的发展历史。
《易学》的起源呢,可以追述到一万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旧石器晚期。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据考古发现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两河流域就有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产生了,而农业生产离不开对气候的掌握,你至少要知道冬天是种不出的,夏天才能生长。这里面就蕴涵了一个“冬藏夏长”的生态知识。这种生存知识与后来形成的“阴阳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这一点就可以想象,远古先民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一些人开始去感悟所谓的“天道”,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将这些规律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久而久之,这些自然的规律被归纳为定律,并且推广和延伸到日常行为之中,最终产生早期的阴阳概念。
同样是考古发现,在据今7000年的江苏马家浜文化十字纹,标志着古人已经从简单的“阴阳思维”越升到了复杂系统的“四象思维”。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同样也是《易学》历史发展的关键一步。
随后,含山玉版的出土,标志着5000年前“八卦和六十四卦思维”已经产生(民间有伏羲画八卦之说)。它象征着古人在“四象思维”的基础上又一次大飞跃,进入到“八卦思维”所谓的高级思维层次。

《易学》产生在伏羲时代——伏羲对前人的思维智慧进行了总结,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鸟兽之迹与地之意-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把上古天文历法知识或其它,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的普适性方法论和认识论来对待
——“尚象制器”-发明农具-渔网-狩猎工具-船-养猪专业户
——传授八卦-创世神传说:伏羲女娲生四子-用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来传承
——伏羲八卦没有文字和次序-可以为万法所用-用最纯粹的符号来承载万物

上古易学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可以发现,炎黄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过程并取得骄人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上古易学
——据现代考证-上古易学更多得与当时的天文历法学有关-或者说上古易学即是上古天文学范畴又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和总结-
——可以这么说,《易学》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明之前(五千年)易学的一些理念已经形成和成熟——就算在更为古老的人类蒙昧时期-易学也始终伴随着上古先民的成长而前进

预测学的发展(中古)
——巫卜(人类社会早期,多见于外国或其他民族)——占卜(中国特殊先进,与发达的天文历法有关)——龟卜(通过易学理念开展)——龟筮(易学理念成熟并主要向占卜发展)——占筮(易学思想完全以占卜发展)——夏商之际占筮成法-六十四卦浮出水面——三易成书-从大用进入小用

《周易》的名气很大,大家都知道享誉古今中外。这里我们还要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把诸子百家的东西都烧了,就是《易经》没舍得烧。实际上秦始皇的时候,人们已经把《易传》中的一些文章附加在周易后面,而这些文章或多或少有着儒家思想的内容,秦始皇却视之不见,恐怕这里面还有文章。也许易经能够沟通天地的能力,让秦始皇也不得不有所顾忌吧。
还有一个是孔子,孔子50岁开始学习《周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感叹“假我数年,可以无过矣”。还引出了一个笑话,那个时候孔子天天卜卦(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天天算命),它的学生子贡看不过去了,对他说了一段话,翻译过来大致就是说:你天天教育我们以仁义道德做人,现在怎么自己搞起迷信来了。孔子写了十篇解释《周易》的文章(实际上并不是他一个人写的),并被后人连接在《周易》的文本之后,统称为《易经》。
有一点我们需要认识到,即《易经》只是《易学》占卜形式的一种体现而已。它无法代表《易学》,更无法取代《易学》,它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在中国历史发展史和易学史上占有较大的地位和影响而已,尽管有许多时候易经成了易学的代名词。
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易学》以其独有的魅力、深邃的内涵被无数的有识之士所追捧。她的思想和理念溶入到古代几乎所有的学科,达到了一个我们现在都不敢想象的高度。


*古代易学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A先秦易学——占筮为主-诸法形成-开枝散叶-新预测体系和易经思想渗入百科
B西汉易学——传承-成熟-发展——三家独大——部分失传
C宋代易学——先天之学——重新对伏羲八卦-占卜原理的理性思索-太极图-河图洛书

*近现代易学发展:
A东方不亮西方亮
——17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易学也跨出国门,进入到西方世界的视野,并受到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重视,开始在欧美等地生根发芽。
B中国近现代的易学发展
——可以用相当糟糕来形容。近代因为国力衰弱,战乱不断,易学的发展出现滞塞,根本形成不了学术气候。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沦落为江湖术士算命工具的易学,被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易学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幸运的是,20世纪末,西方世界揭起了一股不亚如彗星撞地球般的易经热,整个西方世界的上空到处都是易学的云彩。未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或者说是刺激,国内易学死灰复燃,伴随着周易帛书等一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易学以其势不可挡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今天,我们协会的成立,也说明了官方对它的认可。这是历史的进步,是魁宝总有闪光的时候。
当然,国内易学现在的发展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主要是学术上非常的混乱,各种学说千奇百怪,乱而不治,给人们在学习中带来很大的困难,贻误后学。

易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到另一个话题,也是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
什么是易学

*易学的定义
古代有这样一句话叫“古来圣贤皆寂寞”,我呢稍微改一下叫做“古来圣贤皆学易”。在古代易经就相当于现在的教科书,古人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是高级知识份子,你肯定要学习易经,不但要学习易经,还要精通易经,这样大家才认可你是有真材实学的。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认为这种情况是古人太封建、太迂腐的原因呢!我想是不可能的,至少美国国防部许多大亨都在研究易经,毛主席晚年也还在看易经。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易经的内涵不是仅仅算命这么简单,里面甚至可能有大道理、大学问、大智慧。
那么易经里到底有些什么?易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用一句话来概括——《易学》就是古人为了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把握自然而创造出的一种原始但却深入本质、朴素却又深邃的普适性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
怎样去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前面花了一定的时间讲述了易学的起源,易学的起源是从蒙昧的原始人类开始,为了更好地生存,开始尝试去了解自然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符合自然运动变化的原始规律,运用和指导日常行为,扩大生存的空间。后人则在这些原始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易学这样一门多姿多样的浩瀚学术。

*易学的价值
有些人或许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问题就出在这些“原始规律”的上面。
有人说,原始就等于落后。我说不一定,至少易经就不是这样。对易学而言,原始不等于落后,在原始的里面包含着我们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也是最深刻的具有普适意义的自然规律。自然的本质规律决定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原始深层的法则,包括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体悟,就是当我们在学习比较深入的时候会发现,许多东西到了一定的层次都是可以贯通的。我们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万法归宗”,实质上就是对事物在深层规律之共性上的描述。
当这些自然规律被统一在一个方程式或者说一个自在系统中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系统,衍生出具有这个世界特色的本质性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些东西就是《易学》。
这种本质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我们人类而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说,它是现代所有的科学所缺失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现代分析科学建立在西方经典科学之上,它讲究数据、统计、具体,往往通过实验求证、定性、定量的方法展开对物质基础结构、功能形态的研究。它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整体观,缺乏对这个世界最本质性的认识。
举几个例子,19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使其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崛起直至现在现代化的建设,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但由于对这个世界本质上认识的无知,造成了现在乃至将来会出现一些致命性的大问题。如生态失衡、资源缺乏、气候变暖等等致命问题。
最近新闻报道,几年后香港的生活垃圾将面临无处可倒的窘境。这么简单的问题,但如果将问题放大了之后,就变成了复杂的困难问题了。而这些原始简单的问题,恰恰说明了我们在本质性问题上的认识非常之不足,往往是事情发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才发现基本性问题的重要。
而在科学上物理学家惠勒说得好:“期待有朝一日,将看到一种没有时间概念在内的物理学的新祭台的基础。目前物理学的基础结构注定要崩塌。”为什么?没有本质性的内涵,没有统一的原始基础认识,必定是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要被淘汰、被淹没。
而易学则恰恰相反,几千年来她不仅没有被湮灭在历史中,反而在今天大放异彩。因为我们到现在终于认识到了易学的可贵之处,因为它是全世界迷失在西方分析科学思维下的觉醒者。易学里的整体性思维完全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人类去研究和统一这个世界的本质。而这一切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简单说说分析科学的弊端,分析科学到统一科学的捷径-重拾东方文化、学习易经思维)

——举例: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许多传统东西,比西方更具优越性
A中国人的数字概念和西方不同-道生一二三-西方人就是搞不懂-即使数字概念又是逻辑符号概念——解释过来-点线面三维空间-西方人糊涂了-其实和我们的阴阳八卦一样-都是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没有系统地学习西方人当然搞不清楚
B英文和中文比较-英文只是字母组合,字母本身不会变化-中文字不仅可组合,字本身还可以变化-哪种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大一目了然——所以从思维的能力上说西方人如果是一根经-那么中国人至少有两根经-考虑问题时更加灵活-对事物统一性、整体性的认识也很高。
学习和研究易学的目的

*易学流派
易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那么,我们学习和研究易学的目的呢也肯定会有所择取(不可能全部都掌握)。下面我大体上例举一些易学的流派和他们的发展方向,可以大体上给我们今后学习易学提供一个参考。

流派介绍:
考古派——专门对出土文物进行系统研究,还原历史面貌,对现代易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对易学本身这门学科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以经解史派:以周易经文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周易的卦爻辞都是周朝重大事件的记述,并可以通过这些卦爻辞来研究和考证当时的历史和学术思想等等。
理学派:主要在古代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开展的哲学研究。现在以山东大学为代表,基本上形成了所谓官方的主流易学发展。
训诂派:传统意义上的易学研究,立足于古代易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学习,相对比较保守。
易科学派:试图从易学里发掘出有价值的思想或灵感,以便更好地开展现代科学的研究和突破,着重为现代科学服务。
数术派:以易学数理为主,通过对数的演绎和变化来研究易学的规律。如河图洛书,预测领域中的三式等等。
占筮派:着重易学预测功能与应用的研究,主要在民间和网络,发展得很火。
象学派:认为易学的基础是“象”,易学就是“易象”的运用。“易象”在易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象数不精者,就无法真正学好易学。当然前提是不要认为象就是易学的一切。
现代学派:有别于传统易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往往使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研究易学,是未来易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和途径。
除上述外,易学还辐射到几乎所有的学科中,如易丹学、易医学、易佛学、易管理学、易政治军事学等等。总之,只要是一们学问,甚至只要是一个存在的物事,都可以用易学思想和理念去润色、升华,从而使这门学问更具深刻的内涵。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都热衷于此道的缘故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