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6.阴阳太极图
在诸太极图中阴阳鱼形的太极图最具普及性,其图式也最为驳杂。从当初的创作思路到以后的发展看,它是非常成功的。这种以阴阳鱼互为反错来喻示物态变化特性的形象思维手法,能使更多的人迅速地理解一维空间的事物运动规律。这也最终触成了“太极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巨大的影响力及崇尚之情,以至于我们在谈论太极意蕴时无法回避它对后学主观意识上的渲染。
明人赵伪谦【六书本义】曰:“【天地自然之图】(见图2-6)伏羲氏龙马负图出于荣河,八卦所由以画也。此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今得之陈伯敷氏,尝熟玩之。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
清胡渭【易图明辨】广采旧说,曰:“蔡氏所得之三图,清容不言其形象,未知何如。据古则所传,以为蔡氏之所得。盖三图之中,此居其一,名曰【先天图】,亦曰【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朱子发云:陈抟以【先天图】授种放,三传而至邵雍。则康节之学实出于希夷。其所演以为【先天古易】者,悉本此图可知也。后人谓之【天地自然之图】,又谓之【太极真图】。其环中为太极,两边白黑回互。白为阳,黑为阴。阴盛于北而阳起薄之。故邵子曰:震始交阴而阳生,自震而离而兑,以至于乾而阳斯盛焉。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兑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点,为二奇一偶。故云:对过阴在中也,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故邵子曰:巽始消阳而阴生,自巽而坎而艮,以至于坤而阴斯盛焉。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纯阴;坎正西,取东之黑中白点,为二偶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坎离为日月,升降于乾坤之间而无定位;纳甲,寄中宫之戊己。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八方三画之奇偶与白黑之质次弟相应,天工乎!人工乎!其自然之妙,非窃窥造化阴阳之秘者亦不能为也。但不可指以为伏羲之【河图】耳。”
杭辛斋认为:“可谓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图。但流传即久且远,世俗已无人不认此为【太极图】者。所谓习非胜是,辨不胜辫。惟学者宜详究其义理。因名责实,而求真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此外,赵仲全【道学正宗】还说到一种【古太极图】(图2-6-3)。其曰:“【古太极图】,阳生于东而盛于南;阴生于西而盛于北。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皆自然而然者也。”
胡渭云:“潜溪宋氏濂曰:新安罗端良愿,作阴阳相合之象。就其中八分之以为八卦,谓之【河图】。用井文界分为九宫,谓之【洛书】。言出于青城山隐者。然,不写为象。今观赵氏此图,正所谓阴阳相含,就中八分之以为八卦者,青城隐者之所授当亦如此。然不着阴阳分数,视古则为疏略。其不曰【河图】而谓之【古太极图】何也?盖其时既从【启蒙】,以五十五为【河图】,而濂溪又自有所为太极图者。故不名【河图】,曰太极图而加古以别之。”
【先天太极图】与【古太极图】都属于阴阳鱼形的太极图式,内蕴四象、八卦之丰富的《易》义。前者阳起于北而阴始于南,后者阳起于东而阴生于西。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所在。【灵枢•卫气行】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昂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见图2-6-4)从图中可以发现【先天图】的阴阳消长之始终与年周期的“两至”有关(即太阳的回归周期);而【古太极图】则与日周期的昼夜有着密切的关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闔辟太极图】(图2-6-5)源出【系辞】:“是故闔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闔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图中,一阳始于南,极于北而生阴;一阴始于北,而极于南而生阳。阴阳相错,一正一反,一动一静,一开一闭,谓之太极。此图的阴阳始终之理与【六十四卦圆图】相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太极八方图】(见图2-6-7)与寻常阴阳太极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张介宾曰:“夫既有此气(太极),则不能无清浊,而两仪以判。即有清浊,则不能无老少,而四象以分。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动静有机,阴阳有变。由此而五行分焉;气候行焉;神鬼灵焉;方隅位焉。河洛布生成之定数,卦气存奇偶之化机。”可知其也主张阳动阴静,循环化变,形成太极八方。但它的表现方式,却是别具一格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左旋太极图】(图2-6-7)与【右旋太极图】(图2-6-8)是阴阳类太极图的又一发展,以阴阳鱼的互为相反运动来喻示一维宇宙空间的物态特性。期间蕴涵的《易》理,已超出太极、阴阳所涵盖的内容,溶入了四象、八卦等多维、复合的时空变化形式。如:代表三维空间象限意义的“天”和“风”、“雷”,同属于天象为一类;“地”与“山”、“泽”属地貌为一类。火性炎上,从地起而升于天;水性向下,自天来而降于地。随着两类阴阳无休止的升降变化,产生太极上的可旋性。其左右旋转,相当于事物在一维空间有两个方向选择的递归性运动。
这两个图还可与汉代京房的“纳甲”之法联系起来,尤其是“纳支”之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