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五行学说之早期演变

五行的演变
     
作者:水风散人
        可以说自古代有文字以来,类似五行的观念(四方说等)便已占据了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至今泱泱五千年文明,五行也从未离开过这个舞台。它更象是百川之水,纵横交错,清浊同流,蜿蜒不绝,形成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五行文化。
      五行的起源在学术界仍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历代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也使后人对五行观念的形成莫衷一是,愈演愈缪。现代有学者认为五行起源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如【神秘的五行】一书中写道:“追寻五行的起源,其源头在人类童年的智慧泉中…先民们感到自然界中某些物质具有人或其他物所不能有的神秘力量,于是便产生了对自然神的崇拜。…随着偶像崇拜的出现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木、火、土、金、水便从百神中凸现出来,五行在人们心目中的突出地位,是由于它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经过了商代对五方的空间方位的认同,到周代整合为五行、五方、四时、五帝、五佐神的系统模式。”究竟是不是自然崇拜还仅限于推测,尚未有有力的证据予以证实。而随着它在古代哲学、数术、人文及自然科学等多领域、多阶层的延伸之后,造就了一大批新生的五行理论和思想。其盘根之错节,更让人真伪莫辨、雌雄难详。
      五行的演变亢长而复杂,但根据其不同时代的变化特征,我们还是可以溯其大概的。譬如我们可以按五行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即①殷、商前昔的远古时期,为五行的启蒙阶段。②商以后至汉代以前,为五行的成熟阶段。③汉以后的泛用时期,为五行的滥觞阶段。为识其真,下面我们将在三个不同特点的阶段里,罗列古代较具影响的学说以为观,可阅其变化之大略。
①        五行的启蒙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尚未出现五行,但“四方”的概念已经形成,人们更多地是运用“四方”说去指导日常的生活,至殷末商初已形成十分可观的四象体系。
1.四象说
      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安阳出土的殷武丁时期的两片甲骨来看,四方的概念早在夏、殷之际便已产生。如其中一片为:“东方曰析,凤曰  ;南方曰烡,凤曰   ;西方曰夷,凤曰彝;北方曰宛,凤曰阝殳。”。还有一片为:“贞帝于北方曰元,凤曰阝殳; ;贞帝于南方曰   ,凤曰 讠;贞帝于东方曰析,凤曰   ;贞帝于西方曰彝,凤曰夷。”
      可以看到甲骨文中明确地记录了四方的空间象义和殷人祭祀“四方神”的特点。它透露出三个重要的信息,其一,四方概念已经成熟。其二,四象说被隆重地运用。其三,没有五行中的“中”(土)方,而只有东、南、西、北四方。
      在【尚书•尧典】中同样缺土这一行而只具四象,其记载曰:“春,厥民析,鸟兽孽尾;夏,厥民因,鸟兽希革;秋,厥民夷,鸟兽毛毨;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在整部【尧典】里也只出现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心、虚、昂四宿的名称,而此四宿恰好可比东、南、西、北四方。由此可见,四方的设定是有意为之。我认为其忽略中心土方,并不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中心点的意义,更有可能是认识到四方之象与中心之象意义上的区别性而另有所注(在后节的二维象数分析中对此有重要的阐述)。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要说到古代的“明堂”制度。
2.明堂学说
      明堂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建筑制度,其起源可追溯到殷代。根据甲骨文记载,殷王的宫室分为宄殳                寝、东寝、盫室、南室。商王春居东寝,夏居南室,秋居西室,冬居西寝,随四季时令的变化而更换居所,以期望顺天时,得其生。周承殷制,明堂之制便由此而传存。
       周人的明堂设制在【周书•明堂】中有记载,曰:“明堂方一百一十一尺,室中方六十尺。东应门,南库门,西皐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大庙。以左为左个,右为右个也。”
       殷、周两代的明堂制度在整体上看还是一脉相传的,但其中的四象、五行意义则悄然地发生了改变。殷人的明堂学没有中央大庙之说,还是地地道道的四象概念。到了周代不仅明确地标有中央大庙,五色、五行之象也已初露端倪,可见周人运用的明堂之法更接近于传统五行的韵意。此后明堂学完全溶入了五行体系,花样百出,为历代帝王所重视。通过两者的比较,当知明堂五行源出殷上之四象说也。
3.星象说
      在中国的上古社会,星象学是非常普及和发达的。清代学者顾炎武就曾说:“三代(尧、舜、禹)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而四象概念作为上古文明之精髓,不可避免地要与上古星象学发生碰撞、交融,迸发出新的思想理念。
      据【尧典】记载,尧曾经分配羲、和两个家族分别到不同的方位勘察天象,让羲仲住在东方的蜗夷–旸        谷,观察东方的星象;羲叔住在南方的南交,观察南方的星象。两人分别主持春天和夏天的天文历法工作。让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观察西方的天象;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北方的天象。两人分别负责秋冬两季的天文历法工作。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方位的认同和纯熟的二维四象理念。
      一九八七年在濮阳西水坡45号墓考古发现,墓主的两旁分别是由贝壳拼塑成东龙西虎的造型,此外南北子午线上也有不同图案的贝壳镶嵌。据专家考证这个龙虎蚌塑图实是一幅天文图,证实了早在6500年前的上古时期,先民们便已经掌握了四象,并恰当地运用于天文学范畴。这些都应该是以后“五星”说的前身。
      在【灵台秘苑•步天歌】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四象思想在二十八星宿的闪烁。如;东方为青龙之象,角、亢、氐、房、心、尾、箕成东方七宿;北方为玄武之象,斗、牛、女、虚、危、室、壁成北方七宿;西方为白虎之象,奎、娄、胃、昂、毕、觜、参成西方七宿;南方为朱雀之象,井、鬼、柳、星、张、翼、轸成南方七宿。
      通过以上诸说可知,中国五千年前的远古先民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二维思维模式,并以四象、四方的意识观成功地运用于天文、人事等广泛的领域。至于这种意识形态究竟起源于古人对星象的观察,还是起源于日常生活的启发,我们不得而知。但它是五行学说的前身这一点已毋庸置疑,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五行学说羽翼渐丰,始步入形成阶段。
②        五行的成熟阶段
殷、商之际四象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并被当作先进的物学方法论开始盛行于当时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水、木、火、金被抽象出来,分别代表世界物态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古人通过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从中了解到事物的一些变化规律。由于四种物态必须建立在同一个层面的相互作用才会产生事物本体的变化意义,于是“中央”的概念也被汇入四象,且赋予其“土”的属性,形成早期的五行学。
从周人的五行观看,当时五行中的“土”只被赋予了中央土的涵义,应当位居四象的中间。在五行被用作事物运动的周期性质后,中央土才离开它的原始意义,进入夏、秋之间季夏点的圈状位置。此后,“土”在这种周期运动的意义下逐渐失去了有别于四象的二维特征,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五行作为五种对等的属性,在同一意义下互为生克制化的学说。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甲本【老子】卷后有逸书曰:“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这里面就提到四行(仁义礼智)和五行(仁义礼智圣)的问题,说明当时应是四象说和五行说两者转型的早期阶段。且那时五行中的“圣”很明显与其它四行格格不入,存在着很大的文意差异。直到董仲舒改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才与现在的五行观相符。
返回列表